就“中国天空之眼”而言,正是科学家们的自力更生,使我国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得以理顺。到目前为止,“中国天眼”已经确认了300多颗脉冲星,并多次捕捉到极为罕见的快速射电暴。在未来20 - 30年,“中国天眼”将保持“世界级”的地位,在科学前沿领域很有可能实现重大的原创突破,前景看好。
当然,在技术创新中强调自力更生和自力更生,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进行创新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强调自力更生和开放合作不是对立的关系,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。
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,开放合作、交流互鉴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自力更生、自力更生和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的两面,也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正确内涵。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,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把自己的事情办好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除障碍。同时,我也希望学习更多先进的国际经验,与世界分享更多创新成果,为应对复杂的全球挑战贡献更多“中国智慧”。毕竟,科学没有国界,我们不想孤立无援地充当独行侠。
这一次,“中国天空之眼”向世界开放,这是中国向世界抛出的橄榄枝。在曾经“世界第一”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坍塌后,“中国天眼”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大射电望远镜。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,“中国天眼”对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这也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希望利用“中国天眼”进行研究。“中国天空之眼”的开放使用,既是大国对世界的承诺,也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,也向世界发出了开放合作的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