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阳白白照亮了成年人的眼睛,可它一直透过孩子的眼睛照亮了他们的心灵”,爱默生的一句话让我们明白,有时候看世界的眼光不同,我们的工作态度和得到的回应也不同。
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,用什么眼光看人很有学问。眼光不同,得出的结论就不同,对待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也不同。当下,面对新时代基层官兵,我们也需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们。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,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不断激发基层官兵的活力和创造力,打牢听党指挥、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根基,这样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才有依靠力量,才有根本支撑。
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贵在充分认识教育对象、深刻理解教育对象、发自内心去感召教育对象。对基层带兵人来说,就是要用信任的眼光、欣赏的眼光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基层官兵,把教育工作做到官兵的心坎上。
然而,我们也注意到,个别带兵人总带着挑剔眼光审视官兵,觉得他们“浑身是毛病”,常用的口头禅就是“哪像以前的兵啊,真是一代不如一代”,甚至动不动就喟叹“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”……
确实,如今官兵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。90后、00后成为基层官兵主体,大学生士兵比例显著提高,官兵入伍前经历更加丰富,新兵里有的出过国、做过网络直播、经过商。他们成长愿望强烈、个性特征凸显,知识面广、接受能力强、掌握技能快,渴望被认同,但也有政治基础薄弱、容易陷入自我、功利心较强等一些缺点。他们是落入军营沃土的一颗颗种子,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,也需要灌溉和培育。